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颅内压增高怎么治疗

2025.08.11 14:18

颅内压增高需采取降低颅内压措施、使用脱水药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液体摄入量、手术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降低颅内压措施:采取头高脚低位,将床头抬高30度,促进静脉回流减少颅内充血。避免颈部过度屈曲或受压,确保颈静脉回流畅通。密切监测意识状态和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必要时进行脑室穿刺引流或腰椎穿刺释放脑脊液,但需谨慎操作避免脑疝风险。

2.使用脱水药物:甘露醇是常用高渗脱水剂,可快速提高血浆渗透压,促使脑组织水分向血管内转移。需根据病情调整剂量和给药频率,避免电解质紊乱或肾功能损害。呋塞米等利尿剂可辅助使用,增强脱水效果。用药期间需监测尿量、血电解质及肾功能。

3.保持呼吸道通畅:缺氧或二氧化碳蓄留会加重脑血管扩张,进一步升高颅内压。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维持血氧饱和度在正常范围,避免过度通气导致脑血管过度收缩。

4.控制液体摄入量:限制每日液体入量,避免过多输液加重脑水肿。维持轻度脱水状态有助于降低颅内压,但需保证有效循环血量。平衡晶体液与胶体液比例,避免使用低渗溶液。监测中心静脉压指导补液。

5.手术治疗:对药物控制无效或出现脑疝征兆者需紧急手术。去骨瓣减压术可扩大颅腔容积,缓解压力。肿瘤或血肿占位病变需手术切除。脑积水患者可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仍需继续监测颅内压变化。

治疗过程中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方案,避免快速降压导致灌注不足。密切观察瞳孔、意识及生命体征变化,警惕脑疝发生。严格记录出入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长期卧床者需预防肺部感染和深静脉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