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猩红热验血指标是怎样的

2025.09.25 16:46

猩红热的确诊通常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其中血常规是重要辅助手段。典型表现为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增加,部分病例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回升。C反应蛋白和血沉等炎症指标常明显增高,这些变化反映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发的急性炎症反应。

展开来看,猩红热患者的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多超过10×10⁹/L,严重者可达15-20×10⁹/L。中性粒细胞占比常升至80%以上,核左移现象明显。发病初期嗜酸性粒细胞可能减少,但随着病情好转会逐渐恢复。约半数患者出现血小板增多,可能与炎症反应激活骨髓造血有关。链球菌感染后2-3周,部分患者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会显著升高,这对追溯感染有参考价值。

需注意,血象异常并非猩红热特有,需与风疹、麻疹等发疹性疾病鉴别。采血时间影响结果准确性,建议在发热初期和恢复期分别检测。婴幼儿及免疫低下者可能出现白细胞不升反降的特殊情况。抗生素治疗会干扰实验室指标,用药前完成血培养可提高病原体检出率。临床诊断必须结合特征性草莓舌、帕氏线等体征,单凭验血指标不能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