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如何避免乙肝病毒传染

2025.08.24 06:38

避免乙肝病毒传染需做到接种乙肝疫苗、避免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不共用个人卫生用品、确保医疗操作使用消毒器械、孕妇及时进行母婴阻断。具体分析如下:

1.接种乙肝疫苗:乙肝疫苗是预防感染最有效的手段,可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需接种首针,成年人未接种或抗体不足者也应补种。全程接种后需定期检测抗体水平,必要时加强免疫。

2.避免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等传播。日常生活中需避免直接接触他人开放性伤口,处理污染物时佩戴手套。性行为中使用安全套可降低风险,破损皮肤接触可疑液体后立即冲洗消毒。

3.不共用个人卫生用品:牙刷、剃须刀、指甲刀等可能残留微量血液,共用会导致病毒传播。个人用品应单独存放,家庭成员中有感染者时更需严格区分。美容、纹身等器具需确保一次性或彻底消毒。

4.确保医疗操作使用消毒器械:注射、拔牙、内窥镜检查等医疗行为中,重复使用的器械必须高温高压灭菌。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拒绝非一次性注射器或消毒不规范的诊疗服务,避免因器械污染感染。

5.孕妇及时进行母婴阻断:携带病毒的孕妇需在孕期监测病毒载量,分娩后新生儿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疫苗。剖宫产不能完全阻断传播,母乳喂养需确保乳头无破损且婴儿完成免疫接种。

日常生活中需保持皮肤黏膜完整,破损处及时包扎。接触可能污染的环境后彻底洗手,消毒液可选用含氯制剂。感染者应定期复查肝功能,避免饮酒和滥用药物加重肝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