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中药炮制的意义

2025.06.20 09:34

中药炮制是中医药学中一项独特的制药技术,通过特定方法对原生药材进行加工处理,以增强药效、降低毒性或改变药性。这一过程不仅是中药应用的必经环节,更是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的关键步骤。炮制技术的传承与发展,体现了中医药减毒增效的核心思想,为临床疗效提供了重要保障。

炮制的核心意义在于优化药材性能。未经处理的生药可能含有刺激性成分或毒性物质,直接使用易引发不良反应。例如,附子需经过浸泡、蒸煮等工序降低乌头碱含量,避免中毒风险;何首乌通过黑豆汁拌蒸可减轻泻下作用,增强补益效果。炮制能改变药物作用趋向,如酒炙提升活血功效,醋炙增强入肝经的特性。某些药材经煅烧或炒炭后,物理性质发生变化,更利于有效成分溶出或止血功能的发挥。炮制还便于储存与调配,如干燥处理防止霉变,切制后易于煎煮和制剂成型。

需注意炮制工艺的规范性与科学性。不同药材对火候、辅料、操作时间有严格要求,经验不足易导致药效损失或毒性残留。例如,过度炒制可能破坏黄芩中的黄芩苷,而半夏若炮制不彻底则可能刺激咽喉。现代研究强调结合化学分析与药理实验,验证传统方法的合理性,避免盲目沿用古法。同时,地域差异、药材基源混淆等问题也需纳入考量,确保炮制标准与临床需求相匹配。合理炮制既能传承古法精髓,又能适应现代药学的发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