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中医炮制是什么意思

2025.07.09 08:32

中医炮制是指通过特定方法对中药材进行加工处理,以改变其药性、增强疗效或降低毒副作用的过程。这一传统工艺是中药应用的核心环节,旨在使药材更适合临床需求,同时确保用药安全性与治疗效果。炮制技术贯穿中药从采集到入药的全流程,体现了中医药性理论与辨证施治的实践智慧。

中药炮制方法丰富多样,主要包括净制、切制、火制、水制等类型。净制通过挑拣、筛选去除杂质;切制将药材切成特定规格便于煎煮;火制涉及炒、炙、煅等热处理,如炒白术增强健脾作用,炙甘草缓和药性;水制则通过漂洗或浸泡减毒,如半夏用姜汁炮制降低刺激性。部分药材需特殊处理,如酒制大黄增强活血功效,醋制延胡索提升止痛效果。炮制过程中,温度、时间、辅料选择均需严格把控,例如附子需长时间蒸煮以消除毒性,而某些芳香类药材需避免高温以防挥发油流失。

炮制工艺需遵循古法经验与现代科学验证相结合的原则。操作不当可能导致药效减弱或产生安全隐患,如雄黄高温煅烧会生成有毒物质。不同药材对炮制要求各异,生熟异治是常见现象,如生地黄凉血,熟地黄补血。临床使用前需核对炮制规格,尤其对毒性药材如乌头类必须确认炮制达标。贮藏环节也影响炮制成果,需防潮避光以保持药性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