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黄疸乙肝应如何治疗

2025.09.23 10:48

黄疸乙肝的治疗需结合抗病毒、保肝退黄及对症支持治疗,具体方案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病毒载量及肝功能指标制定。早期干预可有效控制病毒复制,减轻肝损伤,改善预后。

黄疸乙肝的治疗核心是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能有效降低病毒载量,需长期规范服用。针对黄疸症状,可选用熊去氧胆酸、腺苷蛋氨酸等药物促进胆汁排泄,减轻皮肤黄染。肝功能明显异常时需静脉输注保肝药物如甘草酸制剂、谷胱甘肽等。重症患者可能出现凝血障碍或肝性脑病,需补充维生素K1、乳果糖等对症处理。部分病例需结合人工肝支持系统暂时替代肝功能,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饮食上需保证足够热量,限制脂肪摄入,补充优质蛋白但避免过量以防肝性脑病。

治疗期间需严格监测肝功能、凝血功能及病毒学指标,每3-6个月复查乙肝DNA定量。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如解热镇痛药、部分抗生素。酒精会加速肝纤维化,必须戒酒。黄疸未消退时需防晒以减少皮肤瘙痒。疫苗接种可预防重叠感染甲肝或戊肝。若出现腹水、呕血等并发症需立即就医。妊娠期患者用药需调整,避免使用替诺福韦酯以外的抗病毒药。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需定期进行超声和甲胎蛋白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