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产后泌尿道感染的治疗有哪些

2025.09.29 12:03

产后泌尿道感染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疗、增加水分摄入、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憋尿、中药辅助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抗生素治疗:产后泌尿道感染通常由细菌引起,抗生素是主要治疗手段。医生会根据感染程度和细菌类型选择合适的药物,常见药物包括头孢类、喹诺酮类等。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停药或减量,以免导致耐药性。部分患者可能对某些抗生素过敏,需提前告知医生。疗程一般为3-7天,严重感染可能需要延长。治疗期间需观察症状变化,如发热、尿痛等是否缓解。

2.增加水分摄入:多喝水有助于稀释尿液,减少细菌在尿道的滞留。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2000mL以上,促进排尿以冲刷尿道。避免饮用含糖或刺激性饮料,以免加重症状。水分充足还能预防便秘,减少腹压对膀胱的影响。但心肾功能异常者需控制水量,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

3.保持局部清洁:产后恶露可能增加感染风险,需勤换卫生巾或护垫。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如厕后从前向后擦拭,防止肠道细菌污染尿道。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裤,减少局部潮湿闷热。避免盆浴或坐浴,以防污水进入尿道。

4.避免憋尿:尿液滞留会滋生细菌,应及时排空膀胱。产后身体虚弱可能忽略尿意,需有意识定时排尿。长时间憋尿可能导致膀胱肌肉松弛,影响恢复。夜间可适当减少饮水,但白天仍需保持规律排尿。排尿时尽量彻底排空,减少残余尿量。

5.中药辅助治疗:部分中药具有清热利湿作用,如车前草、金银花等,可缓解尿频尿痛。需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与西药冲突。中药调理可能需较长时间,不可替代抗生素治疗。体质虚寒者需谨慎用药,防止加重不适。

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症状变化,如发热不退或血尿需及时就医。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当休息有助于恢复,但需避免久卧不动。产后情绪波动可能影响免疫力,保持心态平和很重要。遵医嘱复查确保感染彻底清除,防止转为慢性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