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剖腹产瘢痕增生怎么办

2025.09.29 12:08

剖腹产瘢痕增生可通过局部药物注射、压力疗法、激光治疗、手术切除、硅酮制剂外敷。具体分析如下:

1.局部药物注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直接注入瘢痕组织,能有效抑制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减少胶原蛋白异常沉积,从而缓解红肿、瘙痒等症状。注射需由专业医生操作,通常每4周重复一次,过度使用可能导致皮肤萎缩或色素脱失。

2.压力疗法:通过弹性绷带或专用压力衣对瘢痕区域持续施压,减少局部血供,限制瘢痕凸起。需每日佩戴至少6个月,压力需均匀适中,避免影响血液循环。早期干预效果更佳,尤其适合线性增生性瘢痕。

3.激光治疗:采用特定波长激光靶向破坏瘢痕内多余血管和胶原,刺激表皮重塑。多次治疗后可显著改善瘢痕颜色、质地及厚度,但可能出现暂时性红斑或色素沉着。术后需严格防晒,避免感染。

4.手术切除:对顽固性瘢痕疙瘩或严重挛缩者,手术彻底切除后结合精细缝合可重塑外观。术后需配合放疗或药物注射防止复发,切口护理至关重要,需保持清洁干燥并定期复查。

5.硅酮制剂外敷:硅酮凝胶或贴片通过封闭和水合作用软化瘢痕,抑制增生。需每日持续使用8小时以上,坚持3-6个月。对新生瘢痕效果明显,过敏者需慎用。

瘢痕处理需根据个体情况选择综合方案,避免抓挠或摩擦刺激。治疗期间密切观察反应,出现感染、溃烂等异常及时就医。日常饮食宜清淡,减少辛辣食物摄入以降低炎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