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乙型脑炎有哪些危害

2025.08.27 08:31

乙型脑炎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引发高热惊厥、造成认知功能障碍、遗留运动障碍、严重时可致死。具体分析如下:

1.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乙型脑炎病毒主要侵袭中枢神经系统,破坏脑组织正常功能。病毒侵入后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脑水肿和神经元坏死。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脑膜刺激征,表现为剧烈头痛、颈项强直。重症病例可因脑干损伤导致呼吸循环衰竭,需紧急救治。

2.引发高热惊厥:急性期患者常出现持续性高热,体温可达40℃以上。高热状态下易诱发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尤其儿童患者多见。反复惊厥可能加重脑缺氧,进一步损害神经细胞。临床需及时采取物理降温及抗惊厥措施,防止并发症发生。

3.造成认知功能障碍:恢复期部分患者存在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后遗症。病毒对大脑皮层及海马体的损害可能导致长期认知缺陷。少数重症患者出现智力倒退,影响语言能力和逻辑思维,需长期康复训练改善功能。

4.遗留运动障碍:约20%-30%患者康复后遗留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常见表现为肢体瘫痪、肌张力异常或共济失调。基底节及小脑受损可导致不自主运动,如震颤或舞蹈样动作。早期介入针灸和运动疗法有助于功能恢复。

5.严重时可致死:重症病例死亡率高达20%-30%,多因脑疝或中枢性呼吸衰竭导致。老年及免疫力低下者预后较差,部分存活患者可能转为植物状态。流行季节前接种疫苗是降低死亡风险的关键措施。

乙型脑炎流行区居民应做好防蚊措施,避免黄昏户外活动。出现持续发热伴意识障碍需立即就医,疑似病例需隔离治疗。康复期患者应定期复查脑电图,监测神经系统恢复情况。疫苗接种后仍需加强个人防护,尤其是儿童及未免疫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