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男科

乙型肝炎有哪些危害

2025.06.12 09:24

乙型肝炎可能导致肝硬化、引发肝癌、造成肝功能衰竭、影响消化系统健康、增加传染风险。具体分析如下:

1.导致肝硬化:乙型肝炎病毒长期感染会持续损伤肝细胞,导致肝脏组织逐渐纤维化并形成瘢痕。随着病情发展,肝脏结构发生不可逆改变,功能逐渐丧失。肝硬化患者常出现腹水、消化道出血等症状,严重时危及生命。

2.引发肝癌:乙型肝炎病毒可直接整合到肝细胞基因中,干扰正常细胞增殖调控机制,诱发肝细胞癌变。肝癌早期症状隐匿,多数患者确诊时已进入中晚期,治疗难度大且预后较差。

3.造成肝功能衰竭:急性或重症乙型肝炎可导致肝细胞大面积坏死,肝脏解毒、合成及代谢功能急剧下降。患者可能出现肝性脑病、凝血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需紧急救治以避免死亡。

4.影响消化系统健康:肝脏是消化系统重要器官,乙型肝炎会导致胆汁分泌异常,影响脂肪消化吸收。患者常出现食欲减退、腹胀、恶心等症状,长期营养不良可能进一步加重肝脏损伤。

5.增加传染风险:乙型肝炎病毒可通过血液、母婴及性接触传播,感染者可能成为传染源。病毒携带者即使无症状,仍具有潜在传播性,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威胁。

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共用注射器、剃须刀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接种疫苗是有效预防手段。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肝脏异常,确诊后需严格遵医嘱治疗并监测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