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血瘀证弱精现象的成因是什么

2025.07.09 08:32

血瘀证弱精现象的成因主要与气血运行不畅、局部微循环障碍及生殖系统功能失调有关。中医理论认为,血瘀阻滞经络,导致肾精化生不足或输送受阻,进而影响精子质量与活力,表现为弱精症。

血瘀证弱精的形成涉及多重病理机制。气血瘀滞可因寒凝、气郁、湿热或外伤等因素引发,导致生殖系统供血不足,睾丸生精微环境恶化。现代医学研究提示,血瘀状态下血液黏稠度增高,微循环障碍,睾丸组织缺氧,影响精子生成与成熟。慢性前列腺炎、精索静脉曲张等疾病常与血瘀证并存,进一步加重弱精。肾为先天之本,主生殖,血瘀久滞必累及肾气,使肾精亏虚,精子活力下降。部分患者伴随舌质紫暗、脉涩等典型血瘀体征,佐证了这一关联性。

针对血瘀证弱精的调理需辨证施治,避免盲目进补或滥用活血药物。临床应结合舌脉与病史,区分单纯血瘀或兼夹肾虚、湿热等证型。活血化瘀法需配合补肾填精,如选用丹参、赤芍等改善微循环,同时配伍枸杞子、菟丝子以益肾生精。生活习惯上需减少久坐、熬夜等加重瘀血的行为,适度运动促进气血流通。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精液质量,评估疗效。若合并感染或解剖异常,需同步处理原发病。饮食宜清淡温通,忌生冷辛辣,以免加重血瘀或耗伤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