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孕妇急性脂肪肝怎么造成的

2025.09.18 16:35

孕妇急性脂肪肝是一种妊娠晚期罕见的严重并发症,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激素水平异常、代谢紊乱及遗传因素有关。该病起病急骤,主要表现为肝功能衰竭、凝血障碍及多器官功能损害,若不及时干预可危及母婴生命。

孕妇急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涉及多重因素。妊娠晚期体内激素水平剧烈变化,可能导致脂肪酸代谢异常,使游离脂肪酸在肝细胞内过度堆积,引发肝细胞脂肪变性。部分患者存在线粒体脂肪酸氧化障碍的遗传缺陷,孕期代谢需求增加时,这种缺陷被放大,进一步加重肝脏损伤。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也参与疾病进展,导致肝细胞坏死和肝功能急剧恶化。某些孕妇携带特定基因突变时,对妊娠期代谢变化的代偿能力下降,更易发展为急性脂肪肝。

确诊孕妇急性脂肪肝需立即终止妊娠并转入重症监护。治疗重点在于纠正凝血功能障碍、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进行血浆置换或肝移植支持。孕妇需定期监测血压、尿蛋白及肝功能,出现持续恶心呕吐、黄疸或意识模糊等症状时须即刻就医。预防方面,合理控制孕期体重增长、避免高脂饮食可能降低风险,但尚无确切预防措施。该病复发率低,幸存者远期肝功能通常可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