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骨质增生如何锻炼

2025.09.15 22:25

骨质增生患者可通过低强度有氧运动、关节活动度训练、肌肉力量练习、平衡训练、避免高强度负重运动。具体分析如下:

1.低强度有氧运动:选择步行、游泳或骑自行车等对关节冲击小的运动,每次持续30分钟,每周3-5次。这类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关节僵硬,同时避免加重骨质增生部位的磨损。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呼吸加快但不急促为宜。

2.关节活动度训练:通过缓慢的屈伸、旋转等动作活动受累关节,如颈椎或腰椎的环绕运动。动作幅度由小到大,以不引起疼痛为限,每日重复10-15次。长期坚持可延缓关节囊挛缩,减少活动受限。

3.肌肉力量练习:重点强化关节周围肌肉群,如膝关节增生可练习直腿抬高或静蹲。采用静态收缩与动态结合的方式,每组动作维持10-15秒,逐步增加负荷。肌肉力量增强能分担关节压力,降低骨质进一步增生的风险。

4.平衡训练:单脚站立或脚跟脚尖交替行走,每次练习2-3分钟,每日2次。骨质增生可能影响神经传导,平衡训练可刺激本体感觉,提高关节控制能力,预防因失衡导致的意外损伤。

5.避免高强度负重运动:如深蹲、跳跃或长跑等,此类运动可能加速关节软骨磨损,刺激骨赘形成。尤其需避免负重状态下突然扭转关节的动作,防止引发急性炎症或韧带拉伤。

运动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急性疼痛期应暂停锻炼并就医。穿戴护具可减少关节负担,运动前后充分热身与拉伸。饮食需补充钙质与维生素D,但不可替代正规治疗。出现持续肿胀或活动障碍应及时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