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老年人中风后的护理工作要如何进行

2025.08.11 14:18

老年人中风后的护理需注重康复训练以恢复肢体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调整饮食结构确保营养均衡、定期监测血压血糖控制基础疾病、加强心理疏导缓解焦虑情绪。具体分析如下:

1.康复训练以恢复肢体功能: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常见,早期介入康复训练至关重要。被动关节活动可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每日进行2-3次,每次15-20分钟。随着功能改善,逐步过渡到主动训练,如坐位平衡、站立及步行练习。针灸和推拿可作为辅助手段,促进经络通畅。训练强度需根据耐受程度调整,避免过度疲劳。

2.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长期卧床易导致痰液积聚,引发肺炎。每2小时翻身拍背一次,促进排痰。若痰液黏稠,可配合雾化吸入稀释。床头抬高30度减少反流风险。观察呼吸频率和深度,出现气促或紫绀需及时处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受凉。

3.调整饮食结构确保营养均衡:吞咽障碍者需选择糊状或软食,进食时保持坐位,小口慢咽。营养以高蛋白、低盐、低脂为主,如鱼肉、豆制品和绿叶蔬菜。每日水分摄入不少于1500mL,预防便秘。必要时采用鼻饲管喂养,定期评估营养状况。

4.定期监测血压血糖控制基础疾病:高血压和糖尿病是中风复发的高危因素。每日早晚测量血压,空腹及餐后监测血糖。遵医嘱服用降压降糖药物,不可随意停药。记录数据供复诊参考。避免情绪波动和剧烈活动,保持作息规律。

5.加强心理疏导缓解焦虑情绪:中风后易出现抑郁或急躁情绪。家属需耐心沟通,鼓励表达感受。通过音乐、绘画等兴趣活动转移注意力。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支持。避免批评或施压,营造轻松的家庭氛围。

护理过程中需观察意识状态变化,警惕再次中风征兆。药物服用时间及剂量需严格遵循医嘱。康复器材使用前检查安全性,防止跌倒。定期复查影像学及血液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夜间护理不可松懈,防止突发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