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低磷佝偻病该怎样治疗

2025.09.08 17:11

低磷佝偻病的治疗需结合药物补充、活性维生素D使用、骨骼畸形矫正、定期监测血磷水平、饮食调整。具体分析如下:

1.药物补充:磷酸盐制剂是治疗低磷佝偻病的核心手段,通过口服补充可缓解血磷不足。常用药物包括中性磷酸盐溶液,需分次服用以维持血磷稳定。治疗期间需根据年龄和体重调整剂量,避免过量导致腹泻或肾钙化。长期用药可能引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需配合维生素D调节。

2.活性维生素D使用:骨化三醇等活性维生素D可促进肠道磷吸收,改善骨骼矿化。剂量需个体化,过量可能引起高钙血症或肾损伤。治疗期间需定期检测血钙、尿钙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3.骨骼畸形矫正:严重骨骼畸形需通过外科手术干预,如截骨术或生长板调控。手术时机选择在病情稳定后,避免过早操作影响骨骼发育。术后需配合药物和康复训练,确保功能恢复。

4.定期监测血磷水平:治疗过程中需频繁检测血磷、尿磷及肾功能指标,评估疗效和药物安全性。儿童患者每3-6个月复查一次,成人可适当延长间隔。根据结果调整治疗方案,防止并发症。

5.饮食调整:增加富含磷的食物如鱼类、乳制品和豆类,但需避免高植酸饮食干扰磷吸收。婴幼儿可选择强化磷配方奶,成人需控制蛋白质摄入量以减轻肾脏负担。

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症状变化,出现高钙血症或肾功能异常时立即就医。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严格遵循医嘱。保持适度阳光照射有助于维生素D合成,但需防晒措施。定期随访骨科和内分泌科,确保长期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