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如何做乙肝母婴阻断

2025.08.27 08:31

乙肝母婴阻断的关键措施包括孕期规范检测病毒载量、孕晚期服用抗病毒药物、新生儿出生后联合免疫接种、避免母乳喂养高病毒载量产妇、分娩方式选择不影响阻断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孕期规范检测病毒载量:孕早期需完成乙肝血清学检测,若表面抗原阳性则进一步检测病毒载量。高病毒载量孕妇超过一定数值是母婴传播的高危人群,需重点干预。检测结果指导后续抗病毒治疗时机,通常孕24-28周开始监测,确保病毒水平控制在安全范围。

2.孕晚期服用抗病毒药物:高病毒载量孕妇需在孕28-32周开始服用抗病毒药物,持续至分娩后1-3个月。药物可显著降低母体血液中病毒含量,减少胎儿宫内感染风险。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及病毒载量,确保疗效与安全性。

3.新生儿出生后联合免疫接种:新生儿出生12小时内需接种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两种措施协同作用可中和残留病毒并激活自身免疫。疫苗需按0-1-6月方案完成三针接种,7月龄时检测表面抗原和抗体,评估阻断效果。

4.避免母乳喂养高病毒载量产妇:病毒载量过高或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产妇,母乳中可能含有病毒颗粒,建议人工喂养以降低传播风险。若产妇病毒载量经治疗已降至低水平,可权衡利弊后选择喂养方式。

5.分娩方式选择不影响阻断效果:剖宫产与自然分娩的母婴传播风险无显著差异,无需为阻断乙肝改变分娩方式。重点在于新生儿及时免疫和产妇病毒控制,分娩过程需严格消毒避免新生儿接触母血。

阻断措施需结合个体情况制定,所有环节均需专业医疗人员操作。孕期及产后随访不可忽视,确保母婴健康监测到位。新生儿免疫接种后仍需定期复查抗体水平,必要时补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