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儿童脑血管性的晕厥症状

2025.09.30 16:08

儿童脑血管性晕厥是由于脑部血流暂时性不足导致的突发性意识丧失,常见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异常或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这类晕厥通常表现为短暂性黑矇、头晕、面色苍白,随后出现意识丧失,数秒至数分钟后自行恢复,可能伴随出汗或肢体无力。发作多由长时间站立、情绪紧张或疼痛诱发,属于功能性异常,需与癫痫、心律失常等器质性疾病鉴别。

儿童脑血管性晕厥的机制主要与自主神经调节失衡有关。当外周血管突然扩张或心率下降时,回心血量减少,脑灌注不足引发症状。部分儿童可能存在家族遗传倾向,或与青春期激素变化相关。诊断需结合病史、发作场景及辅助检查,如倾斜试验可模拟诱发作,心电图和脑电图用于排除其他病因。多数情况下,发作后无后遗症,但频繁晕厥可能影响生活质量,需积极干预。

预防儿童脑血管性晕厥需避免诱因,如长时间站立、闷热环境或过度疲劳。发作前常有先兆症状,如头晕、视物模糊,此时应立刻平卧,抬高下肢以促进血液回流。日常可进行物理训练,如倾斜训练增强血管调节能力。若伴随抽搐、胸痛或家族猝死史,需警惕心源性晕厥,尽早就医排查。家长和学校应了解急救措施,确保环境安全,避免跌倒受伤。定期随访有助于评估病情进展,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改善自主神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