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儿童颅内压增高的表现有哪些

2025.09.08 17:10

儿童颅内压增高的表现有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意识障碍、前囟膨隆。具体分析如下:

1.头痛:儿童颅内压增高时头痛较为常见,多表现为持续性或阵发性胀痛,晨起时症状可能加重。由于颅腔容积有限,压力升高刺激脑膜及血管神经,疼痛部位多位于额部或枕部。年幼儿童可能无法准确描述疼痛,常表现为烦躁不安或频繁哭闹。头痛程度与颅内压升高速度相关,进展较快时疼痛更为剧烈。

2.呕吐:颅内压增高可刺激延髓呕吐中枢,引发喷射性呕吐,多与进食无关且不伴恶心。呕吐后头痛可能暂时缓解,但随压力持续升高会反复发作。婴幼儿呕吐时易误判为胃肠道疾病,需结合其他表现鉴别。频繁呕吐可能导致脱水或电解质紊乱,需及时干预。

3.视乳头水肿:眼底检查可见视神经乳头边界模糊、隆起及静脉迂曲,因颅内压阻碍视网膜静脉回流所致。早期可能无视力变化,长期未缓解可导致视神经萎缩、视野缺损。婴幼儿因颅缝未闭合,视乳头水肿出现较晚,需结合其他体征判断。

4.意识障碍:表现为嗜睡、反应迟钝或昏迷,与脑干网状结构受压或脑灌注不足有关。轻度颅内压增高时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随病情进展意识障碍加深。需警惕突发脑疝风险,如瞳孔不等大或呼吸节律改变。

5.前囟膨隆:婴幼儿颅骨未完全闭合,颅内压增高时前囟张力增加,触诊有饱满或隆起感,哭闹时更明显。正常前囟平软或轻微凹陷,膨隆提示压力持续升高。闭合后此体征消失,需依赖其他表现评估。

出现相关表现需立即就医,避免延误诊治。影像学检查可明确病因,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及降低颅内压。监测生命体征变化,防止脑疝等严重并发症。护理时保持头高位,避免剧烈咳嗽或憋气动作加重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