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妊娠合并脂肪肝是怎么回事

2025.08.27 08:30

妊娠合并脂肪肝是由于妊娠期代谢异常导致的肝脏脂肪沉积,常见原因包括激素水平变化、遗传代谢缺陷、营养不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药物或毒素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1.激素水平变化:妊娠期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升高,可能抑制脂肪酸氧化,导致脂肪在肝细胞内堆积。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脂食物摄入,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补充。

2.遗传代谢缺陷:部分患者存在先天性脂质代谢酶缺乏,无法正常分解脂肪,加重肝脏负担。需通过早期筛查发现高风险人群,制定个性化营养方案,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护肝药物。

3.营养不良:过度节食或偏食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影响肝脏合成载脂蛋白,使脂肪无法转运而沉积。建议均衡摄入膳食,增加豆类、鱼类等优质蛋白来源,避免长期空腹。

4.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等疾病引发全身微血管病变,肝脏血流灌注不足,造成脂肪代谢障碍。需严格控制血压,密切监测肝功能,必要时提前终止妊娠以保障母婴安全。

5.药物或毒素影响:某些抗生素、镇痛药或环境毒素可能直接损伤肝细胞,干扰脂肪代谢过程。避免自行服用药物,远离化学污染环境,出现肝功能异常时及时就医干预。

妊娠合并脂肪肝需综合评估病因及严重程度,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密切监测母婴状况,结合临床指标调整治疗方案,有助于降低急性肝衰竭等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