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妊娠合并肝怎么回事

2025.08.27 08:30

妊娠合并肝病的常见病因包括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妊娠剧吐导致的肝损伤、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病毒性肝炎活动或复发、原有慢性肝病加重。具体分析如下:

1.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由于激素水平变化导致胆汁排泄障碍,表现为皮肤瘙痒、黄疸,需监测胆汁酸水平,必要时使用熊去氧胆酸缓解症状,严重时需提前终止妊娠。

2.妊娠剧吐导致的肝损伤:严重呕吐引起脱水及代谢紊乱,造成转氨酶升高,需补充液体及电解质,调整饮食结构,必要时给予止吐药物支持治疗。

3.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罕见但危重,与脂肪酸代谢异常有关,表现为凝血功能障碍和多器官衰竭,需立即终止妊娠并给予护肝、血浆置换等综合治疗。

4.病毒性肝炎活动或复发:妊娠期免疫力变化可能激活乙肝等病毒,需定期检测肝功能及病毒载量,必要时抗病毒治疗,分娩后继续监测防止病情恶化。

5.原有慢性肝病加重:如肝硬化患者妊娠后门脉高压风险增加,需严格控制血压及营养支持,避免腹水或消化道出血,分娩方式需个体化评估。

妊娠合并肝病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措施,早期诊断和干预对母婴预后至关重要。密切监测肝功能、凝血指标及胎儿状况,多学科协作可降低并发症风险,确保妊娠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