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儿童骨折后应该如何护理

2025.09.15 22:25

儿童骨折后护理需固定伤肢避免二次损伤、冷敷缓解肿胀疼痛、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遵医嘱用药并观察反应、合理补充营养促进骨骼愈合。具体分析如下:

1.固定伤肢避免二次损伤:骨折后需立即用夹板或绷带固定伤处,限制活动以防移位或加重损伤。固定时注意松紧适度,避免压迫血管或神经。若出现肢体麻木、发紫需及时调整。转运过程中保持伤肢稳定,减少颠簸。

2.冷敷缓解肿胀疼痛:骨折初期局部血管破裂出血,48小时内可用冰袋冷敷,每次15-20分钟,间隔1-2小时重复。冷敷能收缩血管减轻肿胀,同时降低痛觉神经敏感度。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肿胀消退后停止冷敷。

3.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将骨折肢体垫高至心脏水平以上,利用重力减少局部血液淤积。下肢骨折可平卧时用枕头垫高,上肢骨折可用吊带悬吊。长期保持抬高姿势有助于缓解肿胀,加速组织修复。

4.遵医嘱用药并观察反应:按医生指导服用止痛药或消炎药,不可自行增减剂量。儿童对药物代谢特殊,需密切关注是否出现嗜睡、呕吐等不良反应。外敷药膏时注意皮肤是否过敏,出现红疹立即停用。

5.合理补充营养促进骨骼愈合:饮食增加富含钙质的牛奶、豆制品,搭配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适量补充蛋白质如鱼肉、鸡蛋,帮助软骨组织修复。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多饮水预防便秘。

骨折护理期间需定期复查影像,观察愈合进度。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碰撞或承重。康复阶段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进行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僵硬。心理上给予安抚,减少恐惧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