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介水传染病是指什么

2025.09.25 16:46

介水传染病是指通过饮用水或接触受污染水体传播的疾病,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常见类型有霍乱、伤寒、痢疾等。这类疾病暴发通常与水源受粪便、污水或化学物质污染有关,尤其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易形成流行。

介水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多样,病原体通过污染水源进入人体,引发消化系统或全身性感染。例如,霍乱弧菌污染水源后,饮用未经处理的水可导致急性腹泻;血吸虫尾蚴通过皮肤接触疫水侵入人体。气候异常、洪涝灾害可能加剧水源污染风险,而供水系统消毒不彻底或管道破损也会成为传播隐患。部分病原体在水中存活时间长,常规消毒方法难以完全灭活。

预防介水传染病需确保饮用水安全,煮沸或使用合格净水设备处理水源。加强污水排放管理,避免人畜粪便污染河流、湖泊。洪涝后需重点监测水质,临时供水应严格消毒。出现集体腹泻、发热等症状时,需及时上报并追溯污染源。个人应避免接触不明水体,注意手部卫生,不生饮未经检测的水源。医疗人员需熟悉病原学特征,早诊断早隔离,防止疫情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