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耐药菌感染怎么治疗

2025.08.27 08:31

耐药菌感染的治疗方法包括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联合用药增强疗效、调整给药方案优化药物浓度、使用新型抗菌药物或替代疗法、加强支持治疗维持机体功能。具体分析如下:

1.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耐药菌感染需通过实验室检测明确致病菌对哪些抗生素仍敏感。药敏结果能精准指导用药,避免盲目使用无效药物。例如,某些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能对万古霉素敏感,而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可能对多黏菌素敏感。临床需严格依据报告选择药物,同时考虑药物穿透感染部位的能力。

2.联合用药增强疗效:针对多重耐药菌,单一药物可能无法彻底杀灭病原体。联合两种或以上机制不同的抗生素可协同作用,减少耐药风险。如β-内酰胺类联合氨基糖苷类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或磺胺类与甲氧苄啶联用。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及毒性叠加,定期评估疗效调整方案。

3.调整给药方案优化药物浓度:通过增加剂量、延长输注时间或调整给药间隔,使血药浓度持续高于最小抑菌浓度。例如,延长β-内酰胺类药物的输注时间可改善疗效,大剂量多黏菌素需分次给药以降低肾毒性。治疗药物监测有助于个体化调整,尤其对肝肾功能异常患者。

4.使用新型抗菌药物或替代疗法:传统抗生素无效时可选择新型药物,如针对革兰阳性菌的噁唑烷酮类,或针对革兰阴性菌的头孢地尔。噬菌体疗法、免疫调节剂等替代手段也可能有效,但需进一步验证安全性和适用范围。

5.加强支持治疗维持机体功能:感染可能导致器官功能衰竭,需积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营养支持及并发症管理。例如,脓毒症患者需液体复苏和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或血液净化。

治疗过程中需严格隔离患者防止交叉感染,监测肝肾功能及药物不良反应。避免过度使用广谱抗生素,重视无菌操作和手卫生。根据病情动态调整方案,必要时多学科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