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患了骨结核应如何治疗

2025.09.25 16:46

骨结核的治疗需要结合药物、手术及综合调理,早期干预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治疗方案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病灶位置及患者身体状况制定,通常以抗结核药物治疗为主,必要时辅以外科手术清除病灶。规范治疗和长期随访是确保疗效的关键。

抗结核药物是治疗骨结核的核心,需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原则。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疗程通常持续12-18个月。若出现耐药性或药物不良反应,需及时调整方案。对于病灶范围较大、脓肿形成或脊柱受压导致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可能需手术清除坏死组织、植骨或固定脊柱。术后仍需坚持药物治疗,避免复发。营养支持、休息和适度康复锻炼有助于恢复机体功能。

治疗期间需严格监测药物副作用,如肝功能损害、周围神经炎等,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和影像学检查。避免自行停药或减量,以免导致治疗失败或耐药。患者需保持良好心态,注意饮食均衡,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骨结核具有传染性,应做好呼吸道隔离,避免密切接触他人。若出现发热、疼痛加重或新发症状,应及时就医。康复后仍需定期随访,确保病灶完全愈合,防止复发或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