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如何治疗骨结核

2025.09.25 16:46

骨结核的治疗需要结合抗结核药物和必要的手术干预,以彻底清除病灶并防止复发。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是关键,多数患者通过长期用药可以痊愈。治疗方案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耐药性及个体差异进行调整,通常包括强化期和巩固期两个阶段。

抗结核药物是治疗骨结核的核心,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等。强化期通常持续2-3个月,采用多种药物联合治疗以快速杀灭结核分歧杆菌;巩固期则持续6-9个月,减少药物种类但维持足够疗程以防止复发。若出现耐药性,需调整方案并延长治疗时间。对于严重病例,如椎体破坏或脓肿形成,可能需手术清除坏死组织、植骨或固定以恢复骨骼稳定性。术后仍需继续抗结核治疗,确保病灶彻底消除。

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按时服药,不可擅自停药或减量,否则易导致治疗失败或耐药。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血常规等,监测药物副作用。加强营养支持,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以增强免疫力。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病理性骨折。若出现发热、疼痛加重或神经压迫症状,应及时就医。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传染他人。骨结核疗程较长,患者需保持耐心,积极配合治疗以提高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