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高热病人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2025.08.11 14:17

高热病人的护理措施有保持环境通风与适宜温湿度、补充水分与电解质、物理降温、监测生命体征、保证充分休息。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环境通风与适宜温湿度:高热病人所处环境需空气流通,避免密闭空间导致热量积聚。室温控制在20至24℃,湿度维持在50%至60%,有助于体表散热。避免直接吹风,防止受凉加重病情。使用加湿器或湿毛巾增加湿度,减少呼吸道干燥不适。定期开窗换气,但避免病人直接暴露于风口。

2.补充水分与电解质:高热导致大量出汗,易引发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000mL,可选用淡盐水、口服补液溶液或温开水。少量多次饮用,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加重心脏负担。观察尿液颜色和量,若呈深黄色或尿量减少,需增加补液。必要时遵医嘱静脉补液,纠正失衡状态。

3.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8.5℃时,可采用温水擦浴、冰袋冷敷或退热贴辅助降温。重点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域。避免使用酒精擦浴,防止皮肤刺激或吸入性损伤。冰袋需用毛巾包裹,避免直接接触皮肤造成冻伤。降温过程中密切监测体温变化,防止体温骤降引发虚脱。

4.监测生命体征:每2至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记录发热热型及伴随症状,如寒战、头痛或意识改变。发现心率过快、呼吸急促或血压异常时,及时联系医护人员处理。观察皮肤黏膜是否出现瘀点、紫绀等异常表现,警惕严重并发症。

5.保证充分休息:高热时机体代谢加快,需减少活动以降低耗氧量。提供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避免强光或噪音干扰。协助病人采取舒适体位,如半卧位利于呼吸。限制探视时间,减少外界刺激。睡眠时调整被褥厚度,避免过度保暖影响散热。

护理过程中需警惕持续高热引发的惊厥或意识障碍,避免自行使用退热药物掩盖病情。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忌油腻辛辣。衣物选择棉质透气材质,及时更换汗湿衣物。出现抽搐、呕吐或呼吸困难等症状时,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