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猩红热如何治疗

2025.08.27 08:30

猩红热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对症处理、隔离措施、支持治疗、并发症防治。具体分析如下:

1.抗生素治疗:猩红热由链球菌感染引起,青霉素类药物是首选治疗方案。早期足量使用可有效杀灭病原体,缩短病程并降低传染性。若对青霉素过敏,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替代。疗程通常为10天,需严格遵医嘱完成治疗,避免耐药性产生。治疗期间需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皮疹或胃肠道不适。

2.对症处理:针对发热可使用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缓解症状。咽痛明显时可给予温盐水漱口或局部喷雾剂减轻疼痛。皮肤瘙痒可涂抹炉甘石洗剂,避免抓挠导致继发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湿润有助于缓解呼吸道不适。密切监测体温变化,防止高热惊厥。

3.隔离措施:患者需隔离至少24小时以上,直至抗生素治疗开始后症状明显缓解。避免与儿童、孕妇等易感人群接触。患者用品应单独清洗消毒,房间定期通风。密切接触者需观察有无发热或咽痛症状,必要时进行预防性用药。隔离期结束后仍需注意个人卫生。

4.支持治疗:保证充足休息,减少体力消耗。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适量补充水分及维生素。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加重咽部不适。卧床期间注意翻身拍背,预防肺部并发症。恢复期逐步增加活动量,避免过度劳累。

5.并发症防治:猩红热可能引发中耳炎、肾炎或风湿热等并发症。治疗期间需定期检查尿常规及心电图,早期发现异常。若出现耳痛、血尿或关节肿痛等症状,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康复后1个月内仍需随访,确保无远期后遗症。

猩红热患者应避免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治疗期间保持皮肤清洁,穿着宽松衣物。密切接触者出现类似症状需立即就医。康复后仍可能携带病菌,需加强手卫生。儿童患者痊愈后需医生评估方可返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