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妇科支原体是什么病

2025.04.16 11:03

妇科支原体是一种由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妇科疾病。支原体是一类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缺乏细胞壁,能够独立生存并感染人体。在妇科领域,支原体感染主要涉及生殖道,常见的病原体包括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这类感染可能引发多种妇科问题,如宫颈炎、盆腔炎、尿道炎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不孕或妊娠并发症。

支原体感染的症状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而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白带增多、异味、外阴瘙痒、尿频、尿痛等不适。由于支原体感染的隐匿性,许多患者在早期未能及时察觉,导致病情延误。支原体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但也可能通过间接接触感染,如共用毛巾、浴缸等。免疫力低下、卫生习惯不良等因素也可能增加感染风险。诊断支原体感染通常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测,如PCR技术或培养法,以明确病原体类型并指导治疗。

预防和治疗支原体感染需注意多方面因素。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不洁性行为,是预防感染的关键。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或延误治疗。治疗支原体感染通常采用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多西环素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性。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防止交叉感染。同时,伴侣也应接受检查和治疗,以确保彻底清除病原体。对于反复感染或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需进一步排查是否存在其他潜在疾病或免疫问题。通过科学预防和规范治疗,可以有效控制支原体感染,维护女性生殖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