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如何怎样预防肝吸虫

2025.08.24 08:09

预防肝吸虫的方法包括不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虾、处理生熟食的刀具和砧板分开使用、避免饮用未经处理的生水、定期进行粪便检查以及加强粪便管理防止污染水源。具体分析如下:

1.不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虾:肝吸虫的幼虫常寄生在淡水鱼虾体内,高温烹饪可有效杀灭寄生虫。生食或未彻底煮熟的鱼虾可能导致幼虫进入人体,在肝胆管内发育为成虫。建议将鱼虾煮沸5分钟以上或蒸煮10分钟以上,确保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腌制、醋泡或酒醉等方法无法完全杀死幼虫,应避免依赖此类方式食用淡水鱼虾。

2.处理生熟食的刀具和砧板分开使用:生食可能携带肝吸虫囊蚴,交叉污染会增大感染风险。厨房应配备两套刀具和砧板,处理生食后需用沸水烫洗消毒。生熟食品分开放置,避免接触。接触过生鱼虾的手需彻底清洗,防止虫卵经口传入。

3.避免饮用未经处理的生水:自然水体可能含有肝吸虫卵或被毛蚴污染的螺类。饮用水需煮沸1分钟以上,或使用专业净水设备过滤。野外活动时不直接饮用溪水、河水,洗漱用水也应经过消毒处理。养殖水产品的水源需确保无污染。

4.定期进行粪便检查:肝吸虫感染者早期症状不明显,粪便检测可发现虫卵。流行区居民应每年检查1-2次,接触过高危食品者及时就医检测。发现虫卵需遵医嘱服用驱虫药物,吡喹酮等药物对成虫杀灭效果显著。治疗后需复查确认虫卵转阴。

5.加强粪便管理防止污染水源:肝吸虫卵随感染者粪便排出,不当排放会污染水体。农村需建设化粪池或沼气池,禁止向水域直接排放粪便。养殖鱼塘应远离厕所,禁止用人畜粪便喂鱼。粪便需经密封发酵或药物灭卵处理后方可作肥料使用。

预防过程中需注意早期感染可能无特异性症状,轻度腹泻、上腹隐痛等表现易被忽视。流行区居民应提高防护意识,儿童更需加强监管。医疗机构发现疑似病例应及时上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治疗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避免加重肝胆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