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怎样预防肝吸虫病

2025.08.27 08:30

预防肝吸虫病需做到不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虾、处理生熟食材的刀具和砧板分开使用、避免粪便污染水源、定期进行寄生虫筛查、流行区居民加强防护意识。具体分析如下:

1.不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虾:肝吸虫囊蚴常寄生在淡水鱼虾肌肉中,高温烹饪可彻底杀灭。生食腌渍、醉虾等未彻底加热的食品风险极高,建议将鱼虾煮沸5分钟以上或蒸煮至中心温度达90℃持续10秒。凉拌鱼生等传统菜肴应改用深海鱼类或彻底熟制替代。

2.处理生熟食材的刀具和砧板分开使用:生鱼虾接触的厨具可能残留囊蚴,交叉污染会通过凉菜、熟食间接感染。建议配备两套处理工具,使用后以沸水烫洗或紫外线消毒。处理过程中避免手部接触口眼,操作完毕需用肥皂彻底洗手。

3.避免粪便污染水源:肝吸虫卵随患者粪便排入水体后感染螺类。农村需建设化粪池或沼气池,禁止在鱼塘周边设置露天厕所。养殖用水应消毒净化,避免用新鲜粪便作为鱼塘饲料。河道治理需加强人畜粪便管理。

4.定期进行寄生虫筛查:流行区居民应每年做粪便虫卵检测,接触高危食品后出现乏力、腹泻需及时就医。血清学检查能发现早期感染,吡喹酮等药物对成虫杀灭效果显著。慢性感染者需每半年复查肝功能与超声。

5.流行区居民加强防护意识:珠江三角洲、东北三省等高风险区域需普及防治知识。学校、社区可开展健康讲座,餐饮场所张贴禁售生鱼片标识。渔民、厨师等职业人群应配备防护手套,接触疫水后立即清洁皮肤。

肝吸虫病潜伏期长达数年,轻度感染可能无症状但会导致胆管纤维化。儿童反复感染影响生长发育,重症可能诱发肝硬化。治疗期间需戒酒减轻肝脏负担,服药后复查确保虫体完全清除。慢性患者出现黄疸、腹水需考虑并发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