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孕妇子痫是什么病

2025.04.16 11:03

孕妇子痫是一种在妊娠期发生的严重并发症,主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和全身性水肿,严重时可能引发抽搐、昏迷甚至危及母婴生命。子痫通常发生在妊娠20周以后,尤其是在妊娠晚期或分娩前后,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一种严重表现。子痫不仅对孕妇的健康构成威胁,还可能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甚至导致早产、胎儿宫内窘迫等不良后果。

子痫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胎盘功能异常、血管内皮损伤、免疫系统失调等因素可能与其发生密切相关。孕妇在妊娠期间,胎盘血管未能正常重塑,导致胎盘血流减少,进而引发母体血压升高。同时,血管内皮损伤会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蛋白质从尿液中流失,形成蛋白尿。全身性水肿也是子痫的常见表现,尤其是面部、手部和下肢的水肿较为明显。子痫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轻度子痫可能仅表现为轻度高血压和蛋白尿,而重度子痫则可能伴随头痛、视力模糊、上腹部疼痛等症状,甚至发展为子痫发作,即突然的抽搐和意识丧失。

预防和管理子痫的关键在于早期识别和及时干预。孕妇在妊娠期间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监测血压、尿蛋白和体重变化。对于有子痫高危因素的孕妇,如初次妊娠、多胎妊娠、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或家族史者,更应加强监测。饮食上,孕妇应保持低盐、高蛋白的饮食,避免过度摄入高脂肪和高糖食物。适当的休息和避免过度劳累也有助于预防子痫的发生。一旦出现子痫症状,应立即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采取降压、镇静、抗惊厥等治疗措施,必要时可能需要提前终止妊娠以保障母婴安全。子痫的早期发现和有效管理是降低母婴风险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