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中风的中医常规护理有哪些

2025.09.11 19:33

中风的中医常规护理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肢体功能锻炼、情志调护、饮食调理。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呼吸道通畅:中风患者常因痰湿壅盛或气血逆乱导致气道不畅,需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头部偏向一侧防止误吸。痰多者可配合拍背排痰,必要时用竹沥水或鲜竹沥口服液化痰。针灸丰隆、膻中等穴位可促进痰液排出,避免窒息风险。

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重点监测脉象、呼吸、血压及瞳孔变化。中风急性期易出现闭证或脱证,若见脉弦滑数多为肝阳上亢,需平肝熄风;脉微细伴冷汗提示阳气暴脱,需急灸关元、神阙。瞳孔不等大可能为颅内病变加重,需立即处理。

3.肢体功能锻炼:发病48小时后可逐步进行被动关节活动,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采用治痿独取阳明原则,重点刺激手足阳明经穴位如合谷、足三里。恢复期配合推拿手法松解筋结,循序渐进过渡到主动训练,促进气血运行。

4.情志调护:中风后易出现忧思恼怒等情志失调,需避免精神刺激。采用五音疗法中的角调音乐疏肝解郁,或按压太冲、内关穴宽胸理气。家属需耐心沟通,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避免肝气郁结加重病情。

5.饮食调理:急性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忌食肥甘厚味以防助湿生痰。恢复期可辨证选用食疗方,如肝阳上亢者用天麻钩藤炖鱼头,气虚血瘀者服黄芪三七粥。注意少食多餐,细嚼慢咽,避免脾胃负担过重。

护理过程中需注意环境安静避风,避免患者受凉或情绪波动。翻身时动作轻柔,防止皮肤压疮。用药需遵医嘱,不可擅自调整剂量。康复训练需根据个体情况制定计划,过度劳累可能耗伤正气。定期复诊调整方案,配合舌脉变化动态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