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卒中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2025.08.11 14:18

脑卒中的护理措施包括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压疮发生、进行肢体康复训练、加强心理支持。具体分析如下:

1.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脑卒中后需持续观察血压、心率、呼吸及体温变化,异常波动可能提示病情恶化。高血压需控制但避免降压过快,低血压可能加重脑缺血。发热需及时处理,避免加重脑损伤。意识状态改变需立即评估,警惕脑水肿或再出血。

2.保持呼吸道通畅:脑卒中患者易因吞咽困难或意识障碍导致误吸。床头抬高30度可减少反流风险。定期翻身拍背促进排痰,痰液堵塞需及时吸痰。严重呼吸困难需考虑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缺氧会加重脑损伤,需确保血氧饱和度稳定。

3.预防压疮发生:长期卧床易导致局部皮肤受压坏死。每2小时翻身一次减轻压力,骨突处使用软垫保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潮湿易引发感染。营养支持改善皮肤抵抗力,低蛋白血症患者需补充蛋白质。压疮早期表现为红斑,需及时干预。

4.进行肢体康复训练:早期康复可减少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被动活动关节每日3次,每次10分钟,避免暴力拉伸。病情稳定后逐步过渡到主动训练,如握球、抬腿等。训练强度需个体化,过度疲劳可能诱发再次卒中。康复过程需配合针灸或推拿促进功能恢复。

5.加强心理支持:脑卒中后抑郁焦虑发生率较高。耐心倾听诉求,解释病情进展减轻恐惧感。鼓励参与社交活动,避免长期隔离加重负面情绪。家庭配合营造积极氛围,避免过度保护导致依赖。严重心理障碍需药物干预,但需注意副作用。

脑卒中护理需结合个体差异调整方案,营养摄入应均衡但避免过量增加心脏负担。排便管理防止用力过度引发颅内压升高。环境布置减少噪音和强光刺激。定期评估护理效果,及时调整措施。家属需掌握基本护理技能,配合专业人员进行长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