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什么情况会出现羊水栓塞

2025.04.28 17:44

羊水栓塞可能发生在分娩过程中、剖宫产手术时、胎盘早剥情况下、人工破膜操作中、子宫收缩过强时。具体分析如下:

1.分娩过程中:羊水栓塞多见于自然分娩的活跃期或第二产程。宫缩强烈导致羊膜腔内压力骤增,羊水可能通过子宫蜕膜或宫颈内膜的破损血管进入母体循环。胎膜破裂后,羊水成分如胎脂、胎粪等成为栓塞物质,引发急性过敏反应和凝血功能障碍。高龄产妇或多次妊娠者子宫血管脆性增加,风险更高。

2.剖宫产手术时:手术切口造成子宫血管开放,羊水可能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子宫壁切开瞬间,宫腔压力变化促使羊水渗入血管。尤其前置胎盘或胎盘植入患者,创面血管异常丰富,羊水侵入风险显著提升。麻醉状态下血压波动可能掩盖早期症状,导致诊断延误。

3.胎盘早剥情况下:胎盘过早剥离使子宫壁血窦破裂,羊水经剥离面进入母体。剥离面积越大,血管暴露范围越广,羊水栓塞概率越高。妊娠期高血压或外伤引发的胎盘早剥常伴随凝血功能异常,加重栓塞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4.人工破膜操作中:人为破膜可能导致胎膜碎片随羊水涌入血管。操作时宫腔压力未充分降低,骤然释放的羊水冲击蜕膜血管。胎膜早破或羊水过多者破膜后压力差更大,需警惕羊水成分进入循环系统。

5.子宫收缩过强时:缩宫素使用不当或自发强直性宫缩,使羊水在高压下被挤入血管。宫缩间歇期缺失导致子宫血管持续受压,内膜损伤后形成通道。多胎妊娠或巨大儿造成的宫腔过度扩张,进一步增加血管撕裂风险。

羊水栓塞的发生与母体循环系统异常开放及羊水成分的病理作用密切相关,临床需关注高危因素并提前干预。早期识别症状、快速启动多学科协作救治是改善预后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