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艳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手足口病怎样正确护理

2025.09.01 08:56

手足口病护理需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破疱疹、饮食清淡以流质或软食为主、居家隔离防止交叉感染、监测体温及时退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警惕重症征兆。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破疱疹:手足口病患儿皮肤可能出现疱疹或皮疹,需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洗,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疱疹未破溃时可涂抹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已破溃处需用碘伏消毒防止感染。剪短指甲并保持手部清洁,避免抓挠导致继发感染。衣物选择宽松棉质材质,减少摩擦刺激。

2.饮食清淡以流质或软食为主:口腔疱疹可能导致疼痛拒食,应提供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粥、藕粉等,避免酸辣、坚硬或过烫食物加重黏膜损伤。少量多次喂食保证营养摄入,必要时可用吸管减少口腔接触。餐后用淡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3.居家隔离防止交叉感染:患儿在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需单独居住并避免接触其他儿童。餐具、毛巾等个人物品煮沸消毒,粪便用含氯消毒剂处理。隔离期通常为症状消失后1周,期间避免前往公共场所。家庭成员需加强手卫生,接触患儿后立即洗手。

4.监测体温及时退热:低热时可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体温超过38.5℃需遵医嘱服用退热药物。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类药物以防不良反应。发热期间多饮水防止脱水,观察是否伴随嗜睡、呕吐等异常症状。若高热持续不退或反复,需及时就医。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警惕重症征兆:少数患儿可能发展为重症,需关注是否出现持续高热、呼吸急促、四肢抖动、面色苍白等症状。神经系统异常如嗜睡或烦躁需立即送医。记录每日症状变化,尤其发病后3-5天为重症高发期,不可延误治疗。

护理期间避免过度依赖退热贴等物理降温方式,重症病例需住院治疗。未确诊前勿自行使用抗病毒药物,消毒剂选择需符合标准浓度。恢复期仍可能出现脱甲现象,属正常反应无需特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