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东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如何护理好手足口病

2025.09.25 16:46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腔疱疹及手足皮疹。护理的关键在于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并做好隔离消毒工作。通过科学护理,大多数患儿可在7-10天内康复。

护理手足口病需从症状管理和环境防护两方面入手。发热时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避免穿盖过多衣物。口腔疱疹疼痛明显时,选择温凉流质或软食,如米汤、酸奶,避免酸性或坚硬食物刺激创面。手足皮疹无需特殊处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抓挠以防感染。居家隔离至少两周,患儿用品如餐具、玩具需每日消毒,使用含氯消毒剂或煮沸处理。室内定期通风,家庭成员需加强手卫生,接触患儿后务必用肥皂洗手。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若出现持续高热、呕吐、肢体抖动等异常,需立即就医。

护理过程中需注意避免交叉感染,患儿粪便需用消毒液覆盖后处理。康复初期仍可能携带病毒,暂勿前往公共场所。皮疹结痂后无传染性,但需等待所有症状完全消失再恢复集体生活。疫苗接种是预防重症手足口病的有效手段,建议适龄儿童及时接种EV71疫苗。日常需培养儿童勤洗手习惯,流行季节少去人群密集场所。家长接触患儿分泌物后需彻底清洁双手,避免病毒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