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手足口病护理需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饮食清淡易消化、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适当隔离防止交叉感染、维持室内通风温湿度适宜。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手足口病患儿皮肤可能出现疱疹或皮疹,需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洗患处,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或沐浴露。清洗后保持皮肤干燥,可涂抹医生推荐的药膏缓解瘙痒。剪短指甲并保持清洁,必要时使用棉质手套防止抓破疱疹引发感染。衣物选择宽松柔软的纯棉材质,减少摩擦刺激。若疱疹破裂可涂抹抗菌药膏预防感染。
2.饮食清淡易消化:患儿口腔疱疹可能导致进食疼痛,应提供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粥类。避免酸性、辛辣、坚硬食物刺激口腔黏膜。少量多次喂食保证营养摄入,必要时使用吸管减少接触溃疡。餐后用生理盐水或医生建议的漱口液清洁口腔。发热期间增加水分补给,可适量给予稀释的果汁或口服补液盐。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每日监测体温变化,发热超过38.5℃需遵医嘱使用退热药物。注意观察精神状态、食欲及排尿情况。若出现持续高热、呕吐、肢体抖动或呼吸急促等异常症状应立即就医。记录疱疹变化情况,出现化脓或大面积皮肤破损需及时处理。夜间需加强看护,防止高热惊厥。
4.适当隔离防止交叉感染:患儿粪便、唾液及疱疹液均具传染性,发病期间应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餐具、毛巾等个人物品需单独使用并煮沸消毒。照料者接触患儿前后需彻底洗手,处理呕吐物或粪便时佩戴手套。隔离期通常持续至症状消失后1周,具体时间遵医嘱。
5.维持室内通风温湿度适宜:患儿居室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使用加湿器保持空气湿度在50%-60%,避免呼吸道黏膜干燥。室温维持在24-26℃为宜,出汗后及时更换衣物。定期清洁地面和常接触物品表面,避免尘螨滋生。阳光充足时晾晒被褥,但避免患儿直接吹风。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患儿玩具需每日消毒,塑料制品可用含氯消毒液浸泡。康复后仍有少量病毒通过粪便排出,如厕后需特别注意手部清洁。接种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手段,适龄婴幼儿应按计划完成接种。出现群体感染时需配合疾控部门做好环境消杀工作。
相关推荐
手足口病必须输液吗
不是所有的手足口病都必须输液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如果患儿精神状态和进食基本正常...
2020-01-07 16:27:59 210次点击
婴幼儿脐疝怎么治疗
婴幼儿的脐疝现在包括教科书上的观点都是三岁之内,随着婴幼儿的发育,肚脐的薄弱,孩...
2019-10-19 15:29:59 225次点击
婴幼儿青光眼怎样确诊
婴幼儿青光眼确诊还是比较容易的,虽然孩子的检查比较困难,但是婴幼儿青光眼有一个非...
2020-06-12 20:00:44 387次点击
手上起泡是得了手足口病吗
手上起了泡不一定是得了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一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中以...
2020-05-11 17:12:47 132次点击
手足口病是怎么引起的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而肠道病毒的传播方式主要包括消化道传染、呼吸道传染...
2021-07-24 11:37:56 104次点击
手足口病的鉴别
手足口病,主要是由于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就是以发烧,手、足、口、臀部...
宝宝手足口病该怎么护理
宝宝手足口病主要是由于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多见于婴幼儿主要...
手足口病如何预防
由于婴幼儿和儿童是手足口病的主要易感人群,所以手足口病的预防要做到以下几点: ...
手足口病什么年龄发病高
人群对手足口病普遍易感,在婴幼儿时期感染发病率更多一些,因为在婴幼儿期以及儿童时...
婴幼儿哮喘怎么护理
婴幼儿哮喘的护理措施如下:第一,环境护理。家长要加强患儿所处的室内环境温度的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