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梗溶栓药物有哪些

2025.08.01 08:56

脑梗溶栓药物包括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尿激酶、链激酶、替奈普酶、瑞替普酶。具体分析如下:

1.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该药物通过激活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从而溶解血栓,恢复血流。适用于发病4.5小时内的急性脑梗患者,需严格把握时间窗。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出血,需密切监测凝血功能。用药前需排除禁忌症,如近期手术史或出血倾向。

2.尿激酶:直接作用于纤溶酶原,使其转化为纤溶酶,发挥溶栓作用。适用于发病6小时内的患者,需静脉滴注。出血风险较高,需谨慎评估适应症。用药期间需监测血压及神经系统症状,避免颅内出血。

3.链激酶:通过形成复合物激活纤溶系统,溶解血栓。因易引起过敏反应,现已较少使用。需在用药前进行皮试,排除过敏可能。出血并发症较多,需严格掌握剂量。

4.替奈普酶:为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效果较强,出血风险相对较低。适用于发病4.5小时内的患者,单次静脉推注即可。需注意监测心率及血压,避免再灌注损伤。

5.瑞替普酶:具有快速溶栓作用,可重复给药。适用于发病6小时内的患者,需分次静脉注射。出血风险中等,需评估患者凝血状态。用药后需观察有无皮肤黏膜出血。

溶栓治疗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严格把握时间窗及适应症。用药前需完善影像学检查,排除出血性病变。治疗期间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出血倾向,及时处理并发症。避免与其他抗凝药物联用,降低出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