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中药大黄的功效与副作用

2024.12.05 17:58

大黄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的功效,其副作用可能有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过敏反应、肝肾损伤、导致孕妇流产。具体分析如下:

1.泻下攻积:

大黄能增加肠蠕动,抑制肠内水分吸收,促进排便。可用于治疗便秘,尤其是实热积滞便秘效果显著。它可荡涤肠胃,推陈致新,使积滞的糟粕从大便排出。

2.清热泻火:

大黄性寒,能清泻实热。对于温热病高热神昏,烦躁谵语等里热炽盛之证,可起到泻火解毒的作用,常与黄连、黄芩等配伍使用,以增强清热泻火之力。

3.凉血解毒:

大黄可入血分,有凉血止血、解毒消痈的功效。对于血热妄行所致的吐血、衄血等,能凉血止血;对于热毒疮疡,可解毒消痈,促进疮疡的愈合。

4.逐瘀通经:

大黄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用于瘀血阻滞的经闭、产后瘀阻腹痛等证。能使瘀血得去,经脉通畅,改善瘀血相关的病症。

5.利湿退黄:

大黄能清利湿热,可用于湿热黄疸。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出,从而减轻黄疸症状。

大黄性寒,脾胃虚弱者应慎用,过量使用可能会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脾胃虚寒症状加重。孕妇忌用,因其有较强的泻下和活血化瘀作用,可能会导致流产。过敏体质者使用时要谨慎,若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长期大量使用大黄可能会对肝肾造成一定的负担,应避免不合理的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