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连庆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瘀证是怎么引起的

2025.08.28 15:54

瘀证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血液淤积在经络或脏腑组织中,形成局部或全身的病理状态。其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倦、外伤等,最终导致气血失调、脉络瘀阻。

瘀证的形成机制复杂。外感寒邪或热邪可凝滞气血,寒主收引,使血脉挛缩;热邪灼伤津液,血液黏稠而运行受阻。情志不畅,如郁怒或忧思过度,易致气机郁滞,气滞则血瘀。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痰湿内生,阻碍气血运行。久病体虚或劳倦过度,气虚无力推动血液,亦可形成瘀血。跌打损伤、手术创伤等直接损伤脉络,使血溢脉外,积存成瘀。瘀血一旦形成,可能引发疼痛、肿块、出血、面色晦暗等症状,进一步影响脏腑功能。

预防和调理瘀证需注意避免寒湿侵袭,保持情绪稳定,减少气机郁滞。饮食宜清淡,适当运动以促进气血流通。若出现瘀血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滥用活血药物,以免加重出血风险。对于久病或体质虚弱者,需结合补气、养血等方法综合调理,不可单纯攻伐瘀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