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艳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小孩溶血的症状有哪些

2025.09.01 08:56

小孩溶血的症状有皮肤发黄、尿液颜色加深、贫血表现、脾脏肿大、心跳加快。具体分析如下:

1.皮肤发黄:溶血时胆红素水平升高会导致皮肤和眼白发黄,这种黄疸通常进展较快。新生儿可能出现手掌和足底明显黄染,严重时全身呈现橙黄色。黄疸程度与溶血速度相关,需密切观察黄染范围是否扩大。皮肤黄染通常伴随粪便颜色变浅,但不会出现瘙痒症状。

2.尿液颜色加深:溶血产生的血红蛋白经肾脏排泄会使尿液呈茶色或酱油色。尿液颜色变化多在溶血发作后24小时内出现,严重时可观察到尿液表面有泡沫。尿量可能减少但无排尿疼痛感,需与泌尿系统感染相鉴别。持续深色尿提示溶血仍在进展。

3.贫血表现:急性溶血会导致面色苍白、口唇发白等贫血体征。婴幼儿可能出现喂养困难、活动减少,年长儿会主诉头晕乏力。贫血程度与溶血量直接相关,重度贫血可见甲床苍白和结膜褪色。长期慢性溶血可能影响生长发育速度。

4.脾脏肿大:脾脏作为清除破损红细胞的主要器官,在溶血时会代偿性增大。体格检查可触及左肋下肿块,影像学显示脾脏体积超过同龄标准。脾肿大程度与溶血持续时间相关,可能伴随左上腹闷胀感但通常无剧烈疼痛。

5.心跳加快:机体为代偿贫血导致的缺氧会出现心率增快。听诊可发现心音亢进,脉搏细速,严重时出现心律不齐。婴幼儿安静状态下心率超过160次/分钟需警惕,长期心动过速可能影响心脏功能。

出现溶血症状应立即就医检查,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红细胞破坏。治疗期间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注意补充足够水分促进代谢产物排出。饮食应选择易消化食物,避免高脂饮食加重肝脏负担。密切观察症状变化,记录每日尿量和颜色变化情况。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