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颈椎病艾灸哪些部位

2025.09.15 22:26

颈椎病艾灸常选部位包括大椎穴、肩井穴、风池穴、天宗穴、颈夹脊穴。具体分析如下:

1.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为督脉与手足三阳经交会穴。艾灸大椎穴可疏通督脉阳气,缓解颈部僵直疼痛。操作时需注意避免灼伤皮肤,建议采用温和灸法,每次15-20分钟。该穴位对改善头晕、上肢麻木有辅助作用。

2.肩井穴:在肩部最高点与大椎穴连线中点处,属足少阳胆经。艾灸此穴能散风活络,减轻肩颈酸胀及活动受限。施灸时需避开肌肉薄弱处,以局部温热为度。配合轻度按摩可增强效果,但高血压患者慎用。

3.风池穴:后发际两侧凹陷中,平耳垂水平。艾灸风池穴可祛风散寒,缓解头痛、目眩及颈部痉挛。操作时需控制艾条距离,避免烟雾刺激眼睛。该穴位对改善睡眠质量有一定帮助,但体质虚弱者不宜长时间施灸。

4.天宗穴:肩胛骨冈下窝中央凹陷处,属手太阳小肠经。艾灸天宗穴能舒筋通络,减轻肩背放射性疼痛。施灸时需保持体位稳定,避免烫伤。该穴位对缓解上肢乏力效果显著,但孕妇需谨慎使用。

5.颈夹脊穴:颈椎棘突旁开0.5寸,共7对穴位。艾灸颈夹脊穴可直接作用于局部肌肉韧带,改善血液循环。建议采用回旋灸法,沿脊柱两侧交替进行。该疗法对颈椎退行性病变引起的僵硬效果较好,但皮肤破损处禁用。

艾灸前后需保持环境温暖避风,空腹或过饱时不宜操作。施灸后适当补充温水,避免立即接触冷水。若出现皮肤过敏或不适,应立即停止并咨询医师。艾灸仅为辅助手段,需结合正规治疗与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