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测定是查什么病的

2025.09.25 16:46

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测定主要用于检测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HIV。这项检查通过检测血液中是否存在HIV抗体,帮助判断个体是否感染HIV,是艾滋病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HIV抗体测定是艾滋病筛查的常用方法。当人体感染HIV后,免疫系统会产生特异性抗体对抗病毒,通常在感染后2-8周可检测到抗体。检测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化学发光法等,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若初筛结果阳性,需进一步进行确证试验,如免疫印迹试验WB,以排除假阳性可能。早期检测有助于及时干预,延缓疾病进展,降低传播风险。定期检测对高危人群尤为重要,如有多性伴侣、静脉吸毒史或职业暴露者。

进行HIV抗体测定需注意检测窗口期问题。窗口期指感染后到抗体产生前无法检出的时间段,此时检测可能出现假阴性。建议高危行为后4周、8周、12周分别检测以提高准确性。检测前应避免剧烈运动或饮酒,确保结果可靠。检测结果需由专业医生解读,阳性者需接受心理支持和规范治疗。检测过程严格保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泄露检测结果。自愿检测原则应得到尊重,避免强制或歧视性检测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