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人体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是指什么

2025.09.25 16:46

人体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是机体感染HIV后产生的特异性蛋白质,能够识别并中和病毒。这类抗体属于免疫球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液和其他体液中,是免疫系统对抗HIV的重要标志物。通过检测抗体存在与否,可以判断是否感染HIV,为诊断提供关键依据。

当HIV进入人体后,免疫系统会启动防御机制,B淋巴细胞被激活并产生特异性抗体。这些抗体针对病毒表面的特定抗原,如gp120和gp41蛋白,试图阻止病毒侵入宿主细胞。HIV具有极强的变异能力,能够逃避免疫系统的清除,导致抗体无法完全中和病毒。抗体检测通常在感染后2-8周内呈阳性,但窗口期可能存在假阴性结果,需结合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提高准确性。

检测HIV抗体时需注意窗口期的影响,高危行为后过早检测可能导致漏诊。检测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化学发光法和快速检测试纸,确诊需通过Westernblot或核酸检测验证。检测结果应严格保密,避免社会歧视和心理压力。若确诊感染,需及时接受抗病毒治疗以控制病情发展。日常预防措施包括避免高危行为、使用安全防护工具及定期筛查,早期发现和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