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截瘫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2025.08.05 15:13

截瘫是指由于脊髓损伤或疾病导致下肢及部分躯干失去运动和感觉功能的状态。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脊髓的某个部位受到压迫、损伤或病变,导致神经信号无法正常传递,从而影响到身体的运动能力和感觉功能。截瘫的严重程度和范围因损伤的部位和程度而异,可能仅影响下肢,也可能影响到躯干的某些部分,甚至可能导致全身的功能障碍。

在医学上,截瘫通常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两种类型。完全性截瘫意味着脊髓的损伤导致下肢完全失去运动和感觉功能,而不完全性截瘫则意味着部分功能仍然存在。造成截瘫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外伤、肿瘤、感染、脊髓病变等。对于患者而言,截瘫不仅影响身体的运动能力,还可能对心理和社会生活造成深远的影响。许多患者需要接受长期的康复治疗,以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并努力恢复尽可能多的功能。康复过程可能包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和心理支持等多方面的干预,以帮助患者重新融入社会,提升生活质量。

在面对截瘫的挑战时,保持积极的心态至关重要。患者及其家属应充分了解截瘫的相关知识,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定期与医疗团队沟通,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适当的心理支持和社交活动也有助于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对于照顾者而言,了解患者的需求,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关怀,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切勿忽视身体的其他健康问题,定期进行体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够帮助患者在面对截瘫时,尽量保持身体的整体健康。截瘫虽然带来了诸多挑战,但通过科学的治疗和积极的心态,仍然能够实现更好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