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患有脑梗塞应该怎么办

2025.08.01 08:56

脑梗塞发生后需立即就医争取溶栓或取栓治疗、遵医嘱长期服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坚持康复训练改善功能障碍、调整饮食结构并戒烟限酒。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就医争取溶栓或取栓治疗:脑梗塞急性期时间窗内通常4.5小时内静脉溶栓或24小时内动脉取栓是恢复血流的关键措施。延迟治疗可能导致脑组织不可逆损伤,需通过CT或MRI明确梗塞类型后由专科医生评估适应症。超过时间窗则需保守治疗,重点转为预防复发和并发症。

2.遵医嘱长期服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可抑制血栓形成,房颤患者需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用药期间定期监测凝血功能,观察出血倾向,不得自行调整剂量。合并胃溃疡者需联用胃黏膜保护剂。

3.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血压目标值通常低于140/90mmHg,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需控制在7%以下。血脂异常者应使低密度脂蛋白低于1.8mmol/L。每日监测相关指标,避免血压波动过大诱发再梗塞。

4.坚持康复训练改善功能障碍:发病后48小时病情稳定即可开始床边康复,包括肢体被动活动、吞咽功能训练等。恢复期针对偏瘫、失语等进行器械辅助训练,结合针灸推拿促进神经功能重塑。康复需持续6个月至2年,早期干预效果更显著。

5.调整饮食结构并戒烟限酒:采用低盐低脂饮食,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摄入,每日食盐不超过5克。严格戒烟避免尼古丁损伤血管内皮,酒精每日摄入不超过25克。肥胖者需逐步减重至体质指数小于24。

突发脑梗塞后避免随意搬动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复查颈动脉超声和脑血管影像,警惕认知功能下降或抑郁情绪。夜间睡眠发现打鼾伴呼吸暂停需及时干预。季节交替时注意保暖,预防感染诱发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