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老人患有脑梗塞该怎么办

2025.08.01 08:56

老人患有脑梗塞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坚持按医嘱服药、进行康复训练、调整饮食结构、保持情绪稳定。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脑梗塞属于急性脑血管疾病,发病后需立即送医。黄金救治时间通常在发病后4.5小时内,越早治疗预后越好。医生会根据病情选择溶栓、抗凝或改善脑循环等方案,必要时进行手术干预。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脑组织不可逆损伤,加重后遗症。

2.坚持按医嘱服药:脑梗塞患者需长期服用药物控制病情发展。常见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降脂药、降压药等,需严格遵循用药时间和剂量。擅自停药或调整用药可能诱发二次梗塞,定期复查有助于医生根据恢复情况优化治疗方案。

3.进行康复训练:脑梗塞后可能出现肢体功能障碍或语言障碍,早期康复训练至关重要。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通过运动疗法、语言训练等方式逐步恢复功能。训练需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家属可协助完成日常练习以巩固效果。

4.调整饮食结构:饮食应以低盐、低脂、高纤维为主,减少动物内脏和油炸食品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及全谷物。控制总热量摄入避免肥胖,适量补充优质蛋白质如鱼类、豆制品,有助于改善血管健康并降低复发风险。

5.保持情绪稳定:情绪波动可能引起血压升高,增加脑血管负担。家属应多陪伴沟通,避免患者焦虑或抑郁。可通过听音乐、散步等舒缓活动调节心情,必要时寻求心理支持。

脑梗塞患者需戒烟限酒,避免熬夜或过度劳累。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指标,气候变化时注意保暖防寒。居住环境应保持安全,防止跌倒等意外发生。出现头晕、肢体麻木等异常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