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伤食泄泻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2025.07.09 08:32

伤食泄泻的诊断标准主要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综合判断。伤食泄泻多因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或食用不洁食物导致,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泄泻、粪便酸臭或夹杂未消化食物,常伴有嗳气、恶心等症状。诊断需结合患者饮食史、典型症状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后确立。

伤食泄泻的典型症状包括突发腹痛、肠鸣、泄泻,粪便多呈糊状或水样,气味酸腐,可能含有未消化食物残渣。患者常有明确的饮食不节史,如过量进食生冷、油腻或变质食物。体格检查可见腹部轻度压痛,肠鸣音活跃。实验室检查如大便常规可发现未消化脂肪球或食物残渣,但无显著炎症指标升高。中医辨证中,伤食泄泻多属食滞胃肠证,舌苔厚腻,脉滑或弦。需与感染性腹泻、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鉴别,避免误诊。

诊断伤食泄泻时需注意排除其他病因,如细菌或病毒感染、炎症性肠病等。若患者出现发热、血便、严重脱水或病程迁延,需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治疗以消食导滞为主,可配合饮食调整,如暂时禁食或选择易消化食物。避免滥用抗生素,防止肠道菌群失调。对于症状持续或加重的患者,应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