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鼠疫的预后效果如何

2025.09.25 16:46

鼠疫的预后效果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感染类型、治疗时机和患者基础健康状况。早期诊断并接受规范治疗的情况下,大多数患者预后较好,尤其是腺鼠疫和皮肤鼠疫。但若延误治疗,尤其是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病死率可能显著上升。

鼠疫的预后与感染类型密切相关。腺鼠疫是最常见的类型,及时使用抗生素如链霉素、庆大霉素或多西环素,病死率可降至5%以下。肺鼠疫起病急、进展快,若未在发病24小时内治疗,病死率极高。败血型鼠疫病情凶险,易引发多器官衰竭,预后较差。患者年龄、免疫状态及并发症如休克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也会影响恢复。医疗条件落后的地区,因诊断延迟或药物短缺,预后可能更不理想。

预防和早期干预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接触疑似病例或疫区动物后,应立即就医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治疗期间需严格隔离,避免传播。医护人员需穿戴防护装备,防止院内感染。康复后应监测并发症,如淋巴结残留硬结或免疫反应。公众应避免接触病死动物,加强环境卫生,降低跳蚤传播风险。鼠疫疫苗对部分类型有效,但保护期有限,高危人群可咨询专业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