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出血热的表现有哪些

2025.08.27 08:31

出血热的表现有突发高热、皮肤黏膜出血点、头痛肌肉痛、低血压休克、肾功能损害。具体分析如下:

1.突发高热:出血热早期典型表现为体温迅速升高至39℃以上,常伴有寒战。发热多持续3-7天,退热后可能进入低血压期。高热与病毒血症相关,体温曲线呈弛张热或稽留热型,部分病例出现双峰热。

2.皮肤黏膜出血点:多见于胸背部、腋下及软腭黏膜,呈针尖样点状或瘀斑。出血倾向与血小板减少、血管内皮损伤有关,严重者可出现鼻衄、咯血或便血。皮肤瘀点压之不褪色,是毛细血管脆性增加的典型表现。

3.头痛肌肉痛:以眼眶痛、腰背部酸痛为特征,伴随全身乏力。疼痛与病毒毒素刺激神经末梢及局部组织水肿有关,头痛常呈爆裂样,肌肉触痛明显,尤其腓肠肌压痛具有诊断意义。

4.低血压休克:多发生于病程第4-6天,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速。休克由血浆外渗导致血容量不足引发,血压下降时尿量骤减,可能出现意识模糊。此期是病情危重的关键阶段。

5.肾功能损害:典型表现为少尿或无尿,伴随蛋白尿、血尿。肾损伤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及肾小管坏死导致,严重者出现氮质血症、电解质紊乱。多尿期后肾功能逐渐恢复,但需警惕脱水风险。

出现上述症状需立即就医,避免自行使用退热药物掩盖病情。治疗期间严格记录出入量,保持卧床休息。恢复期需监测肾功能及电解质,高热量饮食有助于组织修复。接触鼠类或疫区环境后突发发热应主动告知流行病学史。